当前位置: > 论文中心 > 农业论文 >

茉莉酸对低温胁迫水稻幼苗的生理效应(2)

时间:2014-10-29 11:55 点击:
1.3.1 相对电导率的测定 相对电导率的测定方法参照文献[5],略有改动。将水稻新鲜叶片剪成小片置于已用去离子水冲洗过的小烧杯中,用去离子水冲洗6次,滤纸吸干表面水分,用电子天平精确称量0.3 g叶片,放置于已用

  1.3.1 相对电导率的测定 相对电导率的测定方法参照文献[5],略有改动。将水稻新鲜叶片剪成小片置于已用去离子水冲洗过的小烧杯中,用去离子水冲洗6次,滤纸吸干表面水分,用电子天平精确称量0.3 g叶片,放置于已用去离子水洗过的大离心管中。加入去离子水5 mL,放入摇床(25 ℃,150 r/min)振荡4 h,取出后静置30 min,测得电导率X2(进行同样振荡及静置处理但未加水稻叶片的去离子水电导率为X1)。随后将样品置于-20 ℃冰箱中冷冻24 h以上,取出振荡5 h,静置30 min,测得电导率为X4(进行同样冷冻、振荡及静置处理但未加水稻叶片的去离子水电导率为X3) ,采用下列公式计算相对电导率:相对电导率=(X2-X1)/(X4-X3)×100%。

  1.3.2 丙二醛(MDA)的测定 丙二醛(MDA)测定采用TCA-TBA法,参考文献[6],略有改动。

  1.3.3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参照文献[5]采用考马斯亮蓝G-250染色法进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。

  1.3.4 脯氨酸(Pro)含量的测定 脯氨酸(Pro)含量的测定方法参照文献[5]。

  1.3.5 过氧化物酶(POD)活性的测定 POD活性测定方法参照文献[7], 酶的活性以U/(mg·鲜重)表示。

  1.3.6 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活性的测定 参照文献[6]采用NBT光还原法测定SOD活性,以NBT光还原50%为一个酶活力单位,酶的活性以U/mg表示。

  1.3.7 过氧化氢酶(CAT)活性的测定 参照文献[8]采用Aebi的方法测定CAT活性,以每分钟催化分解1 mg分子底物的酶量为一个单位,酶的活性以mg/g·min表示。

  1.4 数据分析

  数据采用DPS 7.05数理统计软件进行Duncan新复极差显著性检验和Excel 2003软件作图。

  2 结果与分析

  2.1 低温处理条件下茉莉酸(JA)对水稻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影响

  植物细胞膜对维持细胞微环境和正常的生理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。在正常情况下,细胞膜对物质具有选择透性能力。当植物受到低温危害时,细胞膜遭到破坏,透性增大,使细胞内的电解质外泄,导致植物细胞浸提液的电导率增大。

  由图1可见,对照组的日本晴与IR50的相对电导率相差无几,低温处理水稻幼苗2 d后,日本晴和IR50相对电导率分别为40.7%和45.3%,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,用2.0 μmol/L的茉莉酸(JA)处理水稻幼苗2 d后,日本晴和IR50水稻幼苗的相对电导率分别比低温胁迫降低20.6%和10.2%,日本晴的降低幅度比IR50的降低幅度高,且与未加JA的低温处理相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,说明日本晴有很好的耐冷特性。

  2.2 低温处理条件下茉莉酸(JA)对水稻幼苗叶片中MDA含量的影响

  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是评价细胞膜结构被破坏程度的常用指标[9],其能与蛋白质的氨基或核酸反应生成shiff碱。MDA的积累可加剧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的进程,对膜和细胞造成进一步的伤害,因此,常用MDA来表示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的程度。

  由图2可见,日本晴和IR50两品种经过4 ℃低温处理后,MDA的含量均显著增加,分别比对照增加151.9%和171.6%,经低温+JA处理2 d后,两品种MDA含量均明显降低,日本晴的MDA含量下降18.5%,与低温胁迫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。IR50的MDA含量下降9.3%。说明IR50的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程度比日本晴高。

  2.3 低温处理条件下茉莉酸(JA)对水稻幼苗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

  可溶性蛋白质是渗透性调节物质之一,植物通过诱导产生大量可溶性蛋白质以抵御低温等外界环境的胁迫。由图3可见,低温处理水稻幼苗2 d后,两品种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有明显增加,与处理前相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,且IR50可溶性蛋白质增加值比日本晴高1.8 mg/g,低温+JA处理2 d后,日本晴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下降,IR50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1.1 mg/g。由此可知,茉莉酸处理能降低水稻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,减缓持续低温胁迫对水稻幼苗的危害。

  2.4 低温处理条件下茉莉酸(JA)对水稻幼苗叶片中Pro含量的影响

  Pro亲水性极强,能稳定原生质胶体及组织内的代谢过程,因而能降低冰点,提高植物的抗寒性。由图4可见,经过低温处理水稻幼苗2 d后,日本晴和IR50的Pro含量显著增加,分别比对照增加82.8%和100.1%。经过低温+JA处理后,日本晴和IR50的Pro含量均明显降低,分别比低温处理降低15.9%和8.2%,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。

  2.5 低温处理条件下茉莉酸(JA)对水稻幼苗叶片POD活性的影响

  由图5可见,经过低温处理后,日本晴的POD活性由30.1 U/mg上升至83.47 U/mg,IR50的POD活性由31.1 U/mg上升至90.93 U/mg。经过低温+JA处理后,日本晴和IR50的POD活性均明显降低,分别比低温处理时降低38.9%和23.9%。说明茉莉酸处理能降低低温胁迫对水稻幼苗叶片POD活性的影响。

  2.6 低温处理条件下茉莉酸(JA)对水稻幼苗CAT活性的影响

  由图6可见,经低温处理后,IR50的CAT活性快速上升,日本晴和IR50的CAT活性均显著上升,分别达到31.8、38.5 mg/(g·mim)。低温+JA处理后,日本晴与IR50的CAT活性均显著下降,分别下降33.8%、35.8%,日本晴CAT活性下降值低于IR50。

   论文榜(www.zglwb.com),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、投稿辅导的网站。
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,寻求投稿辅导代理,快速投稿辅导,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:省级投稿辅导/国家级投稿辅导/核心期刊投稿辅导//职称投稿辅导。


栏目列表
联系方式
推荐内容
 
QQ在线咨询
投稿辅导热线:
189-6119-6312
微信号咨询:
18961196312